装裱作品

裱画工艺:手卷

文章来源:鹏翔裱画培训  文章作者:曹州装裱学习   日期:2018-01-16
“手卷”是指一种横长的曹州装裱书画培训画心,高一尺左右,横长有一、二丈。这种横长的鹏翔装裱字画培训画心不能悬挂,只能用手从右至左舒卷展阅,故称手卷。“天头”是因装饰和保护菏泽装裱培训画心的需要,一般用深色绫绢料镶成。
     1、“手卷”是指一种横长的曹州装裱书画培训画心,高一尺左右,横长有一、二丈。这种横长的鹏翔装裱字画培训画心不能悬挂,只能用手从右至左舒卷展阅,故称手卷。
     2、“手卷”是竹简、木简、经卷、书卷形制的遗制。前汉《天文图》、《兵家图》等实用图,都是以织物为底子而可以卷舒的卷子。即文书如竹简木简,也是横穿纬带连成卷册而卷起来观看的,秦汉的经卷、书卷,有用绢、帛、布、粗麻纸上浆装背之举,这就是装卷的开始。
     3、“卷”是指裱成横长式样,可以置于案头边展、边看、边卷的叫“手卷”,亦名“横看”。唐.高闲《草书千字文》长达331. 3厘米.称为“长卷”;小幅联裱如王羲之《十七帖》、陆机《平复帖》、王殉《伯远帖》,原来都是小幅,因联裱成卷,也就称之为“卷”。
     4、五代、北宋绢本画卷,有高达50厘米用整绢门幅裱成的。然自南宋始,如扬无咎《雪梅卷》,高不到30厘米,收卷起来不过二三寸粗,现在的手卷高度还是如此。卷画是以横向取势,图写万里江山,可以卧游千里,纵览无遗;即小幅花卉虽“春兰秋菊不同时”,但一经款题连接,可以断而还连,得联接无穷之妙。
     5、手卷的装裱,《装潢志》沦及有纸沿边及绢折边两种裱法,其重点只及于边的处理。至于画心的揭、补、全色接笔、托裱等工艺同立轴一样,惟镶、覆、砑、装有所不同;兹分述如次:一只手卷的组成,其排列顺序,是由“天头”、“副隔书”、“正隔书”、“引首”、“(正)隔节”、“画心”、“(正)隔书”、“题跋”至“拖尾”组成。
     6、“天头”是因装饰和保护菏泽装裱培训画心的需要,一般用深色绫绢料镶成。
     7、“引首”始于明代(明代以前的手卷没有引旨),它是用来题写手卷名称的。过去一般用冷金笺、雨雪笺.现在改用染色仿古纸,旧画则配旧纸镶成。
     8、“题跋”、“拖尾”是二而一,选用有旧气的宣纸粘接,是留给鉴赏者用来题跋的。而“拖尾”,又名“尾纸”的另一作用,是起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的作用,所以有长达一、二丈左右的,它一般是用三张宣纸托好裁开粘接而成,轴心加粗以后,曹州装裱学习画心卷起来所形成的圆弧也相应增大,这有利于保护画心。但拖尾长度也要视画心的长短而定,如果画心短,尾纸就应多加几节,适当放长;画心长,题跋多,就可以少加几节,总之以足够衬起子卷为宜。
     9、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不致紧接在一起,以达到分清眉目、增加美观之效果,就需要有一个相隔的镶条,这就是“副隔书”(又名“副隔水”)和“正隔书”(又名“隔水”)。
    10、隔书一般用淡色绫绢料镶成,但也要有深浅之分,方不致单调,至于天头的空阔、隔书的宽窄、引首的长短,须按画心的高低而定,画心高则天头应稍加空阔,隔书、引首也应适当放宽.以画心高一尺、横长五尺为例,总长要裱到二丈八尺至三丈,才成格局,其分配镶料的尺寸是:“犬头”长一尺八寸,“引首”长三尺,“正隔书”高度参照画心适当放出些,横宽三寸七分,一式三条,但如旧画重装,拖尾上面有名人题跋,为了使其突出,后面就应该增加一条正隔书,共为一式四条;“副隔书”一条比正隔书狭二分,应宽三寸五分;“题跋”、“拖尾”以扣足总长约为二丈左右为度。
    11、所有有“引首、“拖尾”都要经过托裱,还要同鹏翔裱画培训画心一起在背面刷一次胶矾水,以增强宣纸的抗水力,减少伸缩性,防止在覆画时发生伸缩不-的情况,等到贴板干燥,再裁切镶配。      12、手卷所需镶接料,其颜色都应根据画心色度进行比拟选配,待到试看配色融洽入目,才算协调。沿边纸颜色通常采用赭黄和墨染的旧米色,深浅根据画心的新旧程度和色气选配。画心如由几段拼成,大小高低不一,题跋宽度各异,但要求裱在一个手卷上,这种情况一般须用整卷挖嵌,就是整块绫绢托好,上过胶矾水,上壁贴平干燥,再按最高的画心放齐留出边口,排齐摆正后挖镶转边。这种裱法,适宜用“绢折边”。用整绢挖嵌、绢折边方式装裱的手卷,只在天头后面镶一条隔水,中间不单镶隔水,但应留出相当于隔水的地位,一眼看去既眉同清楚,又有镶料统一、完整和谐的感觉。如为了节约材料,也可以只用整绢挖嵌引首,画心则上下镶小边代替挖嵌。要使这种假挖达到极似整挖的效果,接口要放在画心部分,上接口与下接口错开,使之不在一条直线上,接口要用快刀切割后碰缝,背面加粘纸条护缝,不可压镶。
    13、另一种是“纸沿边”,其裱法如《装潢志》所提示:“每见宋装名卷皆纸边,至今不脱。今用绢折边,不数年便脱。”依照前人经验,纸料沿边,胜于用绢卷边。现行沿边纸料,一般用毛太纸或绵连纸,总以结实耐磨、绵性较足、厚薄均匀的纸张为好,一层不够可再托一层薄绵皮纸,晾干后染栗壳色再晾干,然后上胶矾水贴平、砑光、裁齐,折叠整齐,用绳订本,需用时根据所需长度裁制。“沿边”,是在镶好切齐的手卷边际的反面拍上浆线,印上沿边纸,待干后在沿边纸上拍浆转罩正面的边即成。这种手卷叫“沿边手卷”。
    14、再一种是“撞边手卷”,也称“碰边手卷”。这种手卷的上下镶料深色绢边,是在裱件背面反镶后转折到正面,边口正好与镶件口子碰缝接平。这一点与“绢折边”恰好相反。这是既考究又常用的手卷做法。
    15、手卷的镶接技法,主要在于做到使整个手卷的上边和下边成为平直的两条平行线,不能弯曲。在镶接前要裁齐一张比画心高出一些的纸样放在裱台上作为依据,先粘接“引首”、“隔书”、“画心”三段,把画心、引首的下边分别对齐纸样下边口,达到平整齐准要求,留出“隔书”地位,然后放上“隔书”。再看三段之间的镶缝是否两者均匀、上下相等,如有差出,用针钻刺眼作记,裁切准齐,随即在隔书反面两口拍三分之二分浆线连接引首和画心,用手揿一遍使其牢固。然后再以“隔书”镶接“题跋”、“拖尾”,方法同前。全部镶接齐全后,最后粘接一张托好的约一尺半长的二层夹纸(叫做“包削纸”),用以进行下一步削卷工序前的临时包削保护措施,夹纸与引首前面的“副隔书”粘接,待干后,再把镶料上边多余部分切齐卷好,接下来就进行“小砑”、“削卷”。
    16、手卷的小砑、削卷,是将镶接齐全的手卷背面朝上展平,顺序全面检查并剔除砂石杂物,逐段地在背面拓上石蜡,用砑石依次上下砑磨一遍,掉过头来再砑一遍,使两边的厚薄一致,谓之“小砑”。
    17、小砑后镶料又有伸展,接着再要进行一次上边口切齐手续,先从“引首”顶端罩到“画心”,对齐下边,刺孔作记,切齐上半段的边口;然后再由“拖尾”罩到“画心”,切齐下半段的边口。然后从“拖尾”卷到头,轴心只留出二分空隙,要卷得紧实而齐整,既不容许两头有紧有松,也不容许卷心两头窜动,待看上去已经平实,便可在“包削纸”直口上拍浆,把卷好的手卷封住,以凭“削卷”。
    18、镶好的手卷,虽然各段都是根据统一的纸样连接,但手工裁接不可能绝对精确,手卷依下边对齐后,上边口就会冒出高低不齐现象,必须用快刀削齐。削卷方法是,将卷好的手卷竖立在平滑的菏泽学习裱画工作台上,左手握住手卷的上半部微微向同一方向转动,配合右手刀削的动作,与右手刀削方向作相对转动。右手握大马蹄刀五指端平,放在手卷顶上,利用右手手腕力量进刀退刀,渐渐削除手卷顶端不平冒突之处,然后调头再削下端。削时但须注意手卷下端平衡着台,不能出现“凹下”、“倾斜”、“弯曲”现象。手卷两端全部削平之后,进行“转边”或“沿边”工序,然后镶接“天头”及“副隔书”。
    19、在裁齐“天头”两端和“副隔书”两边后,先以“火头”接“副隔书”,裁去“包削纸”,再以“副隔书”接“正隔书”,干后用砑石再砑磨一次,使整个手卷光滑平直、延伸足透,然后将手卷画心与天头对齐,两边各放出一分卷边余地,刺扎作记裁齐天头。
   
上一篇: 裱画工艺:镶料的配色
下一篇: 装裱工艺:用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