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作品

操作方法与装裱作品变形

文章来源:字画装裱  文章作者:曹州裱画培训   日期:2016-12-29
在字画装裱十几道工序的操作过程中,曹州装裱书画培训师——卢老师如果对学员在操作中不严格要求,敷衍从事,加上未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或技术不熟练,都可能导致书画裱件的变形。
    在字画装裱十几道工序的操作过程中,曹州装裱书画培训师——卢老师如果对学员在操作中不严格要求,敷衍从事,加上未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或技术不熟练,都可能导致书画裱件的变形。
     通常在鹏翔装裱字画培训工艺“托画心”时采用的湿托法,是把浆水直接刷在画心上,再上托心纸。虽然湿托法比飞托法更能充分地表现出作品的艺术效果,但是托时刷浆水太多会使画心水分饱和,有的画心纸质不高则容易刷破画心,从而引起画心变形,尤其是大幅画心更为明显。即使未将画心纸刷破,画心纸在受湿后也会出现伸展,纸质不同,伸展的幅度也不同。如果画心纸伸展率较大,可采用干托法以控制画心的伸展。在刷浆水和排气泡时,运刷排笔的力度要适度均匀,不要人为地增加画心的伸展。伸展的幅度大,书画裱件变形也就越严重。因此,在托画心的操作过程中,应通过控制排笔的浆水量,尽量控制画心纸的伸展幅度。此外采用湿托法托画心,应在托完托纸后先晾干,然后再洒水润湿后上墙挣干,这样可减少画心纸伸缩的幅度。
     除托画心外,在托各种镶料、镶接、覆褙和上杆的各道工序中,也应尽量控制浆糊的用量,以防裱件出现变形现象。当然,在用糊的过程中,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如果只强调减少浆糊的用量,反而造成菏泽装裱培训作品上的重皮现象,也同样影响裱件的质量。浆糊的用量固然是以少而均为好,但要确保浆糊的一定粘度。覆褙调浆加水时,要注意稀稠适宜,覆褙用的浆糊如果过稠会使裱件覆褙后发硬,反之,过稀会使裱件有重皮。阴雨天上覆褙,浆糊可配制稍稠些,夏天温高风燥,可配制较稀的浆水。在书画装裱的操作过程中,能否正确地掌握浆糊的用量和刷浆方法,与裱件变形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裁切镶料时,应注意不要横竖混裁。在搭配镶料和覆褙纸时,左右两边和天地头的镶料,以及一色裱、二色裱或三色裱之间的镶料,都不能横竖混用。
     在镶接的操作中,如果把镶料镶得太紧,可能会造成裱件画心部分凸起而两边松驰的现象;或者边镶得松,也可能出现“荷叶边”的现象。因此在镶按时应注意使画心和镶料镶接均匀。
     在覆褙的操作中,不论采用那种覆法,裱件幅面的洒水量都不能太多,以便控制裱件的伸展幅度。上好覆褙纸后进行排刷时,要顺着裱件竖向排刷,不要横向排刷。在排刷时用力也不宜过大,因为画心与边以及天地头镶料的质地不同,湿润后伸展的幅度也不同,排刷用力过大,容易使画心或镶料部位出现凸出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两边的直度,造成裱件幅面的畸形。
     曹州裱画培训作品经覆褙后,上墙挣平晾干的时间长短,也是决定裱件平展与否的一个因素。《装潢志》云:“停壁愈久愈佳”,“俾尽历阴晴燥润,以副得手应心之妙”,也就是说,裱件经覆褙后在墙上挣干的时间越长越好,裱件在墙上经历了“阴晴燥润”的气候,在日后的悬挂和收藏过程中,能经得起各种气候变化的考验。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很多装裱爱好者将裱件覆褙后,使裱件上墙挣干的时间只有3~5天,裱件下墙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裱件的质量,防止裱件变形,裱件上墙挣干的时间一定要得到保证,未干透的裱件不能下墙。即使裱件上墙挣干的时间较长,也不能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里下墙,以免裱件因受潮湿空气的影响而伸展,日后又因其干燥后而收缩,导致变形。
       选择合格的天地杆,对防止裱件画幅的变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杆过于细小,而地杆较为粗大或过重,长时间悬挂画幅后,天杆会因承受不住地杆的重量而出现弯
曲,自然引起画幅的变形。若天地杆在装上裱件之前就有些弯曲,同样会导致画幅的变形。
       在制天杆时,钉绦圈的位置必须恰当。如果天杆中间两个绦圈的位置距离太近,悬挂时间长了,天杆会出现“垂肩”的现象;反之,天杆中间两个绦圈的位置相隔太远,又将会使天杆中间下垂,裱件必然随天杆的弯曲而变形。
       有的装裱学员在裱件拴绦绳后,将四个绦圈全部砸倒,使两边的绦圈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裱件在悬挂时,其重量就会全部落在天杆内侧的两个砸倒的绦圈上,时间长了,天杆就会出现“垂肩”的情况,从而影响画幅的平展程度。因此,砸倒绦圈的做法实不可取。
       上杆的时候,天地串口没有做成直线,或把天地杆上偏,或是一边上得紧一边上得松,都可能会影响到裱件的平展,而且在收卷成轴后,两端也不会整齐如一。故应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上一篇: 书画装裱作品的砑磨
下一篇: 装裱册页工艺中其中两项技艺:托册页画心、托册页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