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裱一幅精美的书画,镶料与画心的色彩搭配,应以和谐统一,颜色均衡,画意突出,朴实典雅为原则。
2、由于民族、地区、性别、年龄的不同,在颜色的选配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感情、职业、修养等因素,对色彩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古到今,书画装裱的配色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规定。但搭配镶料首先应判定画心的主色,即画心中出现最多最突出的颜色,选配的镶料颜色不能使人看上去有喧宾夺主之感。
3、以墨为主色的书法作品,不宜采用色泽艳丽或色调深重的镶料,可配以颜色淡雅的镶料。为了突出画心和使画心有立体感,可利用助条、锦眉、惊燕带、装饰图形等来加强裱件的对比度。
4、画心中如以红、黄、橙、赭等暖色为主,在选配镶料颜色时就不能再选配暖色。否则会使人感觉没有对比变化,画意不突出,主次不分明。但也不能用青、绿、紫色等冷色镶料来搭配,因为色彩对比度过强,会冲淡色彩的均衡,无法体现作品的主题,甚至会扭曲画意。可采用二色、三色及宣和宋式裱的品式来搭配镶料颜色。从画心开始,由浅入深,圈档可用白色、月白色、浅米色或米黄色,天、地头颜色应依顺画心的主色调来搭配,这样才能达到统一和谐的要求。也可以从接触画心开始,就用重色圈档突出主题,但对比度不能太强,可在圈档中间加一助条,上、下加锦、绢进行调和,但是天、地头镶料的颜色应含有圈档颜色的主要成分,如圈档是深古铜色,天、地头可配浅古铜色或含有赭石成分的米黄色、褐色。有的色彩浅淡的画心,再配以白色或其他浅淡色的镶料,虽似过于一致,但是如果在画心四边镶上古铜色或磁青色的助条,就又会显得高雅清新。一般选配镶料颜色的深、浅与新、旧,都要与画心颜色协调。画有新有旧,新画装裱注重美观,而旧画装裱注重古朴大方。
5、二色裱或三色裱,其镶料的色彩搭配要讲究对比协调,使人观赏时有一种过渡感。
6、如果承办书画展览,在装裱品式和配色方面都应作一番精心设计,避免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在装裱的形式、色彩、尺寸上尽量有所变化,使裱件花色多种多样,以活跃展览的气氛,提高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样才能使观赏者回味无穷,装裱的艺术效果也由此而体现出来。
7、传统的书画装裱,镶料的颜色大多数是以米黄色、淡青、湖色为主,这些宁静淡雅的色彩适应性强,能与各种色彩的书画作品相协调,但这几种惯用的颜色,又会使装裱出的书画作品色调相同,缺乏生气。另外米黄色、淡青色等又与现代房屋里的墙壁的颜色比较接近,容易被室内的颜色“吃”进去。所以,装裱工作者应该从书画作品本身的需要和展示环境的需要,去设计和染制出更多色彩的镶料。
8、 镶料颜色的搭配无固定格式,总的要求是,画心颜色与镶料颜色的搭配,一定要相辅相成,无论是冷色与暖色深色与浅色,或是冷色与冷色、暖色与暖色、深色与深色、浅色与浅色,都要求达到对比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处理好画心与镶料的主次关系,达到绿叶(镶料)衬红花(画心)的艺术效果,使装裱的画幅更精美雅致,熠熠生辉。然而,要不断提高装裱水平,仅仅机械地掌握镶料颜色的选配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了解画面上不同内容的构图以及透视层次、结构比例、重心位置与设色着墨的关系,这对于装裱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要想装裱好一幅成功的作品,除了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还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并用所掌握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9、 镶料的选择,是根据所裱书画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画心的画意、色彩、尺寸大小来调配纸、绫、绢、锦等镶料的图案、颜色。如古代流传下来的珍品,装裱时应选择优质的宋锦或交织锦绫;现代高、中档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镶裱时可以选用花绫作镶料,花绫既经济又实惠。用花绫作镶料要考虑画心的内容及画意,来选择不同的图案,如云凤、飞风、云鹤、梅花、蟠龙、团花、喜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