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知识

装裱的发展:明清时期

文章来源:鹏翔字画装裱  文章作者:曹州书画装裱   日期:2020-07-12
明清两代是曹州书画装裱培训技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距离现在较近,很多流传下来的实物均为原装。清代手卷在引首与鹏翔学习装裱画心之间作双隔水,亦称正、副隔水。
   1、明清两代是曹州书画装裱培训技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距离现在较近,很多流传下来的实物均为原装,同时,关于书画装裱与修复的著作、记载也较为丰富,为考证这两代的书画装裱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和材料。
   2、明朝皇帝以仁智殿作御用画院,装褙所也随之设立,内府书画有专人装裱,即使是御旨诰命,也需装裱后颁敕。民间江南一带由于书画名家层出,装裱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清新淡雅、工料考究的“苏裱”逐渐发展起来。
   3、明代出现了很多关于书画装裱与修复的理论性著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周嘉胄的《装潢志》,这是第一本系统、详尽介绍书画装裱的专著。它分列四十二小节,基本包括了装裱工艺的全过程,并对某些细节微了生动的描述。
   4、此外,文震亨的《长物志》、屠隆的《笔墨纸砚笺》、高濂的《遵生八笺》、杨慎的《墨池琐录》《瑾户录》中都对书画装裱有所叙述或涉猎,亦颇有参考价值。
   5、随着竖幅书画增多,立轴成为明代装裱的主要形式,立轴款式有仿宋宣和装、两色裱、诗堂装、屏条、对联等。明中期以后,题识之风盛行,为了适应潮流,在画心上方加镶素白纸,称为“诗堂”,专供书题,即为“诗堂装”。而“对联”这一装裱形式出现于明万历年间。
   6、在手卷装式方面,明代有比较大的发展。
   7、明代在手卷前增加用于题记的“引首”,并形成天头一隔水一引首一隔水一画心一隔水—题跋拖尾的完整格式,这种格式经清代、民国一直流传到现在。
   8、明代手卷还出现了以绫绢挖镶或镶接取齐,即现在所谓“大镶手卷”的形式。此外,手卷两端使用平轴片逐渐取代了凸轴。
   9、明代册页普遍使用绢、绫作为镶料,绢、绫边缘容易起毛,因此仿立轴做法进行包边或转边。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将折扇装裱为册页的做法,而左右对折的蝴蝶装难以适应扁宽的折扇,因此出现了上下翻阅的“推篷装”。
  10、清代在继承前代基础上继续前进。一方面,清官内务府邀请苏州装裱名家进入宫廷从事装裱修复,从而将苏州的技艺带入京城,再加之宫廷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古朴庄重的风格,称为“京裱”。
  11、另一方面,清代私人收藏丰富,很多藏家有专职装裱师,而且民间装裱店铺几乎遍及全国,不同地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间装裱流派。
  12、清代周二学所著《赏延素心录》一书,是继《装潢志》之后又一部专门论述鹏翔字画装裱培训技艺的著作,另外,邹一柱在《小山画谱》中从画家的角度提出了装裱修复应具备的一些要素,这些都为研究清代书画装裱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13、就装裱款式来看,清代已基本完备并相对稳定。
  14、清代手卷在引首与鹏翔学习装裱画心之间作双隔水,亦称正、副隔水。
  15、清前中期手卷的尾纸较短,故卷轴外观较细,晚清时期,尾纸加长,外观比以前明显变粗。另外,清之前手卷与立轴的包首均用锦,清代立轴包首多改为绢,颜色以浅色为主,多与隔水同色。
  16、总体来说,清代书画装裱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发展与衰落是一致的。康雍乾时期,清代宫廷装裱技术精湛、材料考究,装裱的书画庄重大方、富丽堂皇。嘉庆以后的宫廷装裱技术略显粗糙,材料质量下降,逐步显露下滑的趋势。
  

 
上一篇: 装裱的形制“立轴”
下一篇: 装裱的成熟:宋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