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知识

谈装裱书画的精度

文章来源:装裱  文章作者:书画装裱  日期:2016-03-05
一些书画装裱培训工作者和业余字画装裱爱好者,对于精度问题也重视不够,缺乏研究,严重地影响了书画的欣赏和收藏。装裱培训师——卢老师曾总结了装裱书画“精、净、平”的三字标准。
      当我们评论一幅书画裱件的质量时,一般是先观其“大效果”,如幅面是否平展,画面是否干净,配色是否得当以及款式是否美观。而对书画裱件的精度问题,则作为一个次要标准去评论,或往往被忽视。一些书画装裱培训工作者和业余字画装裱爱好者,对于精度问题也重视不够,缺乏研究,在装裱工作中存在着粗制滥造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书画的欣赏和收藏。
      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提出了“直其边际,密其隙缝,端其经纬,就其形制,抬其遗脱,厚薄匀调,润洁平稳”的要求,着重强调了书画装裱的精度问题。在从前的装裱行业里,装裱店便有“精裱”与“行活”之分,精裱者,技艺水平较高,活路精妙,质量优良。且能揭裱古旧书画,而从事行活者,其工艺标准较低,活路较粗,以装裱“家堂”、木版年画和非艺术品的普通书画为主。在字画装裱培训师——卢老师经手揭裱的古旧书画当中,有些原裱虽已残脱,但仍可看出其精细微妙的做工,其镶缝的宽度仅有O.lcm,包边或回边的宽度约0.15cm,天地杆亦十分得体,边际整齐划一,高超的技艺达到今人所不及的程度。这些古代或近代裱件,有的是出于中国人之手,有的则是出于日本人之手。由此看来,对于前人的装裱技艺和日本的装裱风格,我们应认真地去研究、学习和发掘。
       装裱培训师——卢老师曾总结了装裱书画“精、净、平”的三字标准,其中“精”,即精度,便作为第一标准提出来的。要达到这一标准,就要在装裱字画的各道工序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例如,托绫绢及各种织物镶料时,要求经纬垂直,花纹端正。在方裁书画心时,要求裁口平直,形体方正,如果将心子裁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便无精度可言。下料也是一样,不论是边料、天地,还是距条、锦牙、绶带、诗堂以及包边纸等等,都应按一定的规格和比例裁制,务必使其规矩,不差分毫。还应注意镶料的花纹与裁口的平行一致。在镶活工序中,镶口要小巧、均匀,一般中小幅面的书画,其镶口的宽度要控制在0.15cm~0.17cm之间,如果镶距,距条的宽度取0.5cm为宜。齐边工序也十分关键,如果整个幅面齐裁不正或边际齐裁不直,在书画裱就卷起后,两端便不会规整如削。在处理边际时,回边的宽度应在0.2cm~0.25cm之间,最忌回边太宽或回边不直。包边者,包边纸在正面显露部分的宽度,应在0.25cm左右,并要求宽窄均匀,平直如一。对于覆背工序中的要求,古人早有论述,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谈到:“视画之长短阔狭裁割,勿以零剩拼凑。交接细止一线,稍阔便横梗画面。”他提出覆背纸不能拼凑,以免接口过多,影响精度。还提出覆背纸接口要“细止一线”,稍宽则显露于画的正面,影响美观。所以,在镶活、边际整饰和覆背过程中,镶缝、回边或包边以及覆背纸接口的处理,要坚持一个“小”字,小则巧,小则细,小则精。关于上天地杆的规范问题,明人周嘉胄也有精辟论述,他说:“两头一齐,分毫不逾矩度,卷则无出入之失。”可见,不论是一般立轴、横披、手卷以及对联、条屏,其天地杆的长度(地杆的轴头除外),都应与书画裱件幅面的宽度正好相等。如果天地杆制得不规矩,或天杆一端劈掉一块,或地秆制榫不正,或把轴头安斜,或上天地杆时卷包不紧,或上偏、上斜等等,都是精度不高的具体表现。总之,装裱书画各道工序的操作,都要严谨遵循一定的规范化,才能保证书画裱件的精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书画装裱的精度,还须具备较标准的设备、工具和高质量的装裱材料。例如,在方心、下料和齐边等工序中,如果裁板不规矩,或裁尺不直,或裁刀不锋利,便无法保证作工的规范化。所以,装裱书画不可在缺乏设备、工具和材料的情况下,因陋就简,敷衍凑合。
上一篇: 浆糊的使用与装裱作品的变形
下一篇: 装裱覆背工序中重皮、开缝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