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知识

技艺精湛的装裱师

文章来源:书画装裱  文章作者:裱画培训  日期:2016-04-19
北宋时期,苏州书画装裱培训专业已成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职业。能工巧匠各施其能、备尽其才,书画家与裱画培训师频繁互动,对苏式装裱的品格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宋时期,苏州书画装裱培训专业已成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职业。南宋时期,大批工匠转移到江南地区,苏州一带成了南宋皇室和官僚们获取各种赏玩工艺品的主要地区。能工巧匠各施其能、备尽其才,正是在这种前提下,书画装裱技艺在原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
    明代皇帝大多对书画艺术品不十分重视,当做赏赐或俸禄赐给王公贵威。大量的书画流入了民间,因而明代的私人收藏极为盛行,涌现了一大批鉴藏家,在富裕的江南一带,更是如此。如沈周、文徵明、王世贞、董其昌、韩世能、项元汴、华夏、张丑等等,他们都是著名的书画家,同时对字画装裱十分讲究。在书画装裱工作中,书画主人不再是充当命令者的角色,而必须亲身参与其中,对于设计装裱款式、实际操作流程以及装裱所选用的材料与装裱培训师进行共同磋商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字画装裱培训师参考。书画家与裱画培训师频繁互动,对苏式装裱的品格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珍品装裱完美,当时的王世贞、顾元方等人,常以厚利聘请著名的装裱师。只有将书画主人与装裱师的力量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装裱师的长处,从而裱出令人满意的佳作。
     汤氏是苏州的书画装潢世家,据梁章钜说:“汤臣,即汤裱褙,今苏州装潢店,尚是其后人。闻乾隆间尚有汤某者,精于此技。”汪珂玉就经常把家藏书画精品“付善手汤氏装潢”。据汪珂玉说:“(万历癸卯秋)歙客有李成熙画一轴,……近付善手汤氏装潢甫完。”又说:“先君凝霞阁有画屏二架,面面俱宋元人笔,一为斗方,一为团扇。……至天启丁卯,余转运山左,闻难旋里,于读礼之暇,付汤子装潢成册。”这里的“汤氏”、“汤子”应该是汤玉林,他曾为汪珂玉揭裱过陆天游的《溪山清眺图》。汤玉林有可能是汤氏后代。
上一篇: 审视装裱作品气色
下一篇: 《装潢志》这本书全文的写作特点